秋冬正当时,热饮市场渐暖
发布时间:2023-08-12 文字来源: 点击数:937
“不时不食”,在国人的传统饮食观念中,依据不同的时令来食用不同的食品已逐渐成为一种习惯。从偏爱新鲜应季食材到如今迎合气温变化而兴起的热饮,气候正在食品饮料创新中,在细分市场的塑造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。
便利蜂数据显示:多地便利蜂门店内热饮需求破冰逆转,北京地区现磨热咖啡销量增幅最高,南京、上海、杭州次之。据知名数据分析机构 GlobalData 发布的《亚太热饮行业的机遇:高增长经济体提供的机遇分析》报告指出,到2022年,亚太地区热饮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593亿美元增加到2159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6.3%。庞大的市场和旺盛的需求尤为显著。
内经有道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"。到了秋冬季节,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开始准备蛰伏,人的身体也同样顺势而变:伴随体内代谢下降,体力消耗减少,人体出汗量也变少,摄入的营养物质也更易被吸收和蕴藏,以维持人体内外的相对平衡。中国人讲究食疗慢补,在进补养生的好时节里,如芡实薏米茶、红糖姜茶、小吊梨汤等传统养生饮品开始出现在家庭日常餐桌上。
尽管消费需求端分外活跃,但对瓶装饮品来说,要进入暖饮市场,线下暖柜配置安装、升温对产品保质期的影响、耐热性包材的考量等诸多限制是企业们必须要正视的现实问题。
常见的瓶装饮料由于长期储存(3-9个月不等)及维持口感的需求,一般将温度维持在常温或低温状态,并用普通PET瓶包装。待天气渐凉,店内暖柜重出江湖,温度多设置为35~36度,然而,在保温的同时,也会影响产品的口感,产品保质期缩短,也更容易变质。
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热饮的需求,一些品牌从饮料配方、包装及消费场景切入以提升饮品在加热时的口感、方便和饮用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