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华润万家、沃尔玛、山姆等大型超市,货架上布满了各类粗粮概念饮料。不仅五谷杂粮饮料走红,连豆制品和奶制品也玩起了粗粮概念。伊利、蒙牛、达能、雀巢等纷纷推出富含燕麦、黑豆等杂粮元素的酸奶和牛奶饮品系列。
深圳益田假日广场Ole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,五谷杂粮类粗粮饮品虽然目前只占饮品类整体销量的8%,却是比较受重视的饮品类别。在超市里设有专门的货架区域。值得注意的是,两年前这类产品的销量只有现在的1/5左右,现在该店一个月就有1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,平均每日2000元左右,翻了几倍。
巨头领衔展开混战
记者采访中获悉,市民日益注重健康养生,是五谷杂粮饮料热销的最大助力。
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杂粮市场容量已从10年前的50亿元,上升到目前的4000亿元,其中粗粮饮料的增长势头迅猛。去年,全国饮料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.73%,而以小米、高粱、芝麻等为原料的粗粮饮料增长率则达20%以上,远远超过行业增长平均水平。有业内人士乐观预计,粗粮饮料将成为未来5年内饮料市场的发展热点。
深圳大米加工企业稼贾福总经理周耀森表示,粗粮饮料从初始的早餐代餐产品变成常态饮用的产品,行业增长空间不可限量。
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,粗粮饮料争夺战刚一打响就已经陷入混战。饮料行业巨头如伊利、蒙牛、小洋人、君乐宝等知名饮料企业早已加入竞争的序列,这些品牌依靠雄厚的资金、研发能力及销售渠道的优势,已暂居目前市场的主流地位。
深加工带来高附加值
记者了解到,之所以有这么多企业加大对粗粮饮料的开发力度,深加工带来的高附加值是根本原因。
在粮食批发市场,1公斤玉米的价钱是2元钱左右,如果把这1公斤玉米做成谷物片,它的价值是多少?
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令人震惊:每1公斤玉米70%可转化成谷物片,而每公斤谷物片的市场售价是70元左右,这意味着1公斤玉米加工成谷物片售价可达49元,附加值提高了20多倍!目前市场上的绿豆面条为每公斤22-24元;做成绿豆饮料,价值也在10倍以上。